江南在线登录入口官网下载欢迎您 中文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展示

乘风破浪济沧海

发布时间:2024-02-04 09:27:18 | 来源:江南在线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 游览:1

内容摘要:...

  谈吐儒雅,谦和有礼,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是看到他的印象;认真严谨,知识广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同事们的共识;坚定目标,乐于挑战,热爱学习,开拓创新,是他内心不变的执着。他是季则舟,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测考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水运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1989年从天津大学海岸工程专业硕士毕业,怀揣着“港口连接世界”的梦想,他踏进了一航院的大门。30多年的光阴,季则舟的脚步一如开始那天,沉稳、有力,步子越迈越大,在一航院的沃土上,在老院长、老专家和前辈们的悉心传授下,在设计科研一线乘风破浪,快速成长,先后主持了100多项水运工程咨询设计工作和30余项科研工作,攻克了一个个港口建设的关键技术难题。

  说起这些年来的得意作品,第一个是毕业不久。昌黎新开口渔港泥沙淤积,导致不能正常运作。“当时是要做防沙堤,其实工程不大,关键是和大学以及读研究生期间学的内容结合了,最后把这个港口救回了,现在还在使用。”提起这个“小”工程,季则舟满含笑意,就是这次成功,让他从毕业之前的惶恐,工作之初的迷茫,变为坚定在这个行业干一番作为的信心。

  21年前的9月,亚洲最大粮食专用码头──大连北良有限公司粮食码头通过国家验收。该工程建设规模和技术水平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建港史和粮食流通史上的多项第一。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的季则舟,每天都在现场设计。这是一个全新的项目,一无所有处建起一个新港。“各种专业数据都要了解地清清楚楚,平面、结构、工艺、预算等,挂了一屋的图纸,那时没有PPT,没有投影仪,第一次对外汇报,战战兢兢,我从第一张图开始转圈一直讲到最后一张……”那一刻,曾经很腼腆的季则舟,站在属于自身个人的“舞台”中央不怯场,靠在工地的摸爬滚打和对每一项工作的熟稔,他越来越从容,越来越自信,在港口设计专业的航行中越走越快。

  因为成长,所以求变;因为转变,所以念念不忘。而黄骅港外航道整治之所以让季则舟记忆深刻,是因为有了“挑战”,让他更充满激情。粉沙质海岸一度被认为是建设港口的“禁区”。而那次,几十年不遇的风暴潮导致航道堵塞,影响到国家北煤南运,没有国外经验可以借鉴,一期工程设计已经有了限定,整治工程的设计成为一个课题,难度大、强度高,工期短,既要快,又要精打细算。中式盒饭变成了一顿顿麦当劳,一切都是在节约时机。季则舟带领团队白天晚上连轴转,春节在单位,数值模拟上百次,反复优化方案,精细核算,直到整治效果、投资效益达到一定的要求为止。

  一个个工程干下来,从慢慢喜欢,到渐渐醉心其中。建立信心,迅速成长,挑战成功,一次次质的改变,让季则舟沉醉在港口设计中,“每次攻关都有成就感,就越来越有兴趣,解决工程问题,总结科学问题,编撰行业规范,感觉自己有价值。”

  一个个数据、一个个小数点,汇成了一次次攻关的创新成果: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研究及工程应用,解决了粉沙质海岸港口建设与发展的瓶颈问题,全面推广应用于河北黄骅港综合港区、唐山港京唐港区、山东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和江苏沿海等粉沙质海岸港口的建设;大型煤炭港区粉尘控制成套技术探讨研究与应用、煤炭港区大型封闭储煤设施设计关键技术与应用,在天津港、唐山港、秦皇岛港、黄骅港等煤炭港口看到了粉尘治理的切实效果。

  一步一个脚印,坚实而有力,季则舟一次次提及一航院是片沃土,“有氛围,给我们成长的空间,可以踏踏实实地做设计,搞研究,因为是沃土,所以容易出成果。院里保持着每年进行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研究,研究选题体现了国家科学技术工作的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他一次次提到老一辈总工的严格,“那时做项目,要求各专业都要汇报,必须脱稿讲,所以第一次上台转圈讲图纸才没怯场啊!”

  季则舟说他得益于老一辈一航院人的言传身教,所以他给年轻人施展的舞台,给他们创造机会。而他持之以恒的学习、一丝不苟努力工作的劲头则令院里的年轻人折服,“知识面广博,遇到的重要问题,他都能给出答案,对项目有推动。”“没法比,我们年轻人做不到,有时还偷个懒!”刚来的时候,老同志们开会发言中的一些理念,他会随手记下来,这个习惯保持了多年;曾经一位工程师到一航院工作不久,向季则舟汇报项目,“只见他拿出了一个本,翻到一页,你说的和这里对不上,当时我是真的很震惊,季总居然有个本记着这一些内容,以后汇报我就非常认真仔细”;“中央各部委、相关行业指导性文件、各省市规划都要学习。”国家政策、地方法规,各专业国内外前沿信息,水域、陆域、工艺……经年累月,季则舟每天都在学习,纸质笔记本的内容挪进电脑笔记本里,成为一个个分门别类的文件夹,30多年随着光阴一点点累加。电脑笔记本贴身携带,更是他出差时最好的伙伴,“旅途中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整,两三个小时能学习很多东西。”

  每天晚上,季则舟尽量抽出一两个小时学习,“白天讨论项目、设计的具体方案、规范这些怎么改,晚上去给他们改这些材料、报告,这样不耽误设计人员的工作。”“经常晚上十点十一点,季总修改完,邮件发回来,告诉我们不用回复。”“几百页的报告,他一页页看,都会批注,很小的错都能看出来,非常严谨,会指出这是工程用语,他的科研语言很精准……”一个数字对不上,季则舟都要和学术专家反复沟通,“工程设计、科研规范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精确。”

  在季则舟看来,水运发展一定要符合国家政策,要考虑行业和国家发展的契合度,国家倡导绿色、生态、数字化,“那我们要在科技上创新,不能停留在传统行业的思维上”,港口工程如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季则舟这些年思考的课题。人生就是一次次挑战,51岁这年,季则舟再次挑战自我,开始读博。“还是想充实自己,理论知识还想再深入学习。”此后的几年里,双休日和一个个假期,全部被博士课程占满,考英语、写论文、答辩,季则舟最终挑战成功。

  一次次挑战,迎来了一项项殊荣,赢得了一个个大奖:主持编制水运行业标准规范9部,出版《海港工程设计手册》(第二版)、《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理论与港口航道设计》等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荣获国家、省部级奖50余项,其中:“粉沙质海岸泥沙运动规律研究及工程应用”、“深水板桩码头新结构关键技术探讨研究与应用”2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另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项、全国优秀工程勘测考察设计银奖2项、全国优秀设计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

  “唯有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让人生更加出彩。”如今,58岁的季则舟依然在不断学习的路上,如一叶扁舟在大海中乘风破浪,向海洋深处探索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