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让香港到珠海、澳门的车程从3个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2023年,随着“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落地,
旅游度假、休闲购物、探亲访友……港珠澳大桥“一桥连三地”的交通优势,叠加一系列出入境便利政策落地,让珠三角城市群联系更加紧密,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逐步从愿景化作现实。
据港珠澳大桥边检站统计,自大桥开通以来,截至今年10月22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的旅客数量已超过6230万人次。海关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0月22日上午,经大桥口岸通关车辆已达1275.56万辆次,截至今年9月底,经大桥口岸进出口货物总值累计达9427亿元。
近年来,港珠澳大桥海关一直在升级智能化监管设备,通过H986等非入侵式查验设备,推动货物查验提质增效,让“经贸新通道”物畅其流,一条覆盖全国、服务全球的经贸新通道加速崛起。
同时,港珠澳大桥海关一直在推进的“智慧旅检”建设。海关与口岸安检创新采用“一机两屏,一次过检”模式,海关监管前置,旅客行李物品只需“一次过检”,海关与口岸安检两道关卡“合二为一”,将旅客出境查验时间大幅缩短。
此外,在进境大厅海关监管区域,科技元素无处不在,智能CT机、高低温探测仪、微小气候监测仪……信息化设备让海关监管更加“耳聪目明”,让旅客真正的完成无感通关。
六年来,港珠澳大桥海关坚持科技赋能,全力推动海关从“传统型”监管向“智慧型”监管转变,加快构建海关智慧监督管理体系,实现通关效能和通关质量“双提升”,更好服务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建设和外贸高质量发展。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创造了沉管隧道“最长、最大跨径、最大埋深、最大体量”的世界纪录,涵盖了当今世界岛隧桥多项尖端科技,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大桥从设计到建设前后历时14年,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科技支撑呢?
天上有飞机,海上有轮船,夹在中间的港珠澳大桥如何才不可能影响邻近香港国际机场航线的飞行安全,又能满足伶仃洋航道30万吨轮船通航的需要呢?
港珠澳大桥设计团队提出了一个极富创造力的方案:建造东西两个人工岛,修建一段海底隧道,将隧道与大桥连接起来。这条世界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沉管组成,每节管道长180米,单节重约8万吨,且沉到海底40多米。
如此巨大的沉管要怎么样才可以沉降到海底实现对接?这就需要浮运安装。所谓浮运安装,即是用拖船将沉管拖运到桥位附近,再用绞锚方式来进行横、纵移沉管至安装的地方并进行沉放安装。为保证浮运安装成功完成,华南理工大学团队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沉管管段浮运、系泊与沉放等水上施工的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此外,在大桥主体安装中,团队创新性地提出GMA实施工程的方案,将施工效率提高10倍,半年内完成工程,还建成了国内外首个能够很好的满足力学相似的桥梁截断足尺模型。
除了是世界最长的大桥,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常规使用的寿命长达120年,打破了国内大桥的“百年惯例”。
港珠澳大桥设计团队针对特定的海泥环境,先后从涂层的抗渗透性、耐阴极剥离性等着手研制新型涂料,解决涂层的耐久性问题,并研制出新一代高性能环氧涂层钢筋,保障了港珠澳大桥120年耐久性设计要求。
复杂的海床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长的跨度距离,对桥梁钢是一个巨大考验。支撑起这座特大型桥梁的高性能绿色桥梁钢,是基于新一代控轧控冷工艺进行生产制造。该工艺使钢材组织细化35%以上,析出相尺寸减少25%以上,有效满足了桥梁钢高强度和高韧性的需求。通过优化的“成分设计+控制轧制+轧后超快冷却”组合拳,满足了桥梁的抗震和抗应变设计。
港珠澳大桥像“搭积木”一样拼装出来。先在工厂里把桥墩、桥面、钢箱梁、钢管桩等产出,等到伶仃洋风平浪静时再组装起来,首次实现“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建设理念。
伶仃洋上多台风,为了赶在台风来临前完成施工,华南理工大学团队在国内首次采用多工法、不对称、多塔斜拉桥的施工控制技术,完成世界首次3100吨巨型钢索塔整体施工。
此外,高韧薄层沥青罩面技术、水下结构止水、交通工程系统集成等技术应用,使得港珠澳大桥成为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
港珠澳大桥是伶仃洋上的一道风景线,也是一张中国桥梁的亮丽名片。如今,大桥工程建设关键技术已转化为多项行业标准和规范,在推动我们国家交通运输整体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为世界跨海桥隧建造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江南在线登录入口官网下载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3002532号